7月4日,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,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。
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、宣传司副司长胡强强在例行健康提示环节提醒注意“网红医生”把医疗科普当作牟利工具。
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、宣传司副司长胡强强
胡强强表示,当前,医疗科普是短视频平台的热门话题,越来越多的医生通过直播和短视频来传播健康科普知识。但是有的“网红医生”把医疗科普当作牟利工具,滥用专业权威为自己背书,假借科普名义违规导医导诊,线上问诊、线下引流,直播带货,甚至高价开药。还有的通过夸大治疗效果、虚构病例、杜撰故事等手段误导公众、敛财牟利。
国家卫生健康委提醒,这些行为严重违反了互联网诊疗管理和广告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,请大家不要轻信,防止上当受骗。按照相关规定,患者需在线下实体医疗机构完成首诊并明确诊断后,才可通过具备资质的互联网医院复诊。
“生命不是儿戏,医疗质量安全是底线。大家可以登录国家卫生健康委官方网站‘服务’栏目查询全国医疗机构信息。”
胡强强介绍,下一步,国家卫健委将与相关部门一起,加大互联网健康科普乱象的整治力度,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。
网红医生线上线下联合敛财
6月26日,“央视财经”曝光部分网红医生乱象:线上引流,线下高价开药。
央视《经济半小时》记者在诸多短视频平台,发现大量通过医院资质认证或实名认证的医生账号。点开后发现,这些账户往往自称是“专家医生”,号称有一套独家方法或特效药,能治疗肝病、肾病、心血管病等。
记者随后假装患者,跟随一位所谓的网红医生指引,来到北京市海淀区“北京中大中医医院”就诊。接诊医生简单看了舌相、号脉,约5分钟后,给出治疗意见,并开出3268元的中药。
针对记者“后续如何调整用药”这一问题,该接诊医生表示,在人的一生中,除一些特殊情况外,“脉”是不会变化的。因此,不用诊脉,也可以随时直接调整用药。
报道显示,另一名自称是“北京崇文门中医医院”的网红医生,通过几分钟的线上看诊,就开出总计3000多元的中药。
报道指出,网红医生乱象还包括直播带货。在短视频平台,排名靠前的医生都在开设直播。但在很多直播间里,出现在镜头前的并非医生本人。
对于这些“网红医生”在抖音和快手短视频平台,变相或直接发布的虚假科普,实则视频会诊看药,直播带货的乱象,实际上,近年来我国有关部门一直在加强监测和处置。
北京律师蔡明勤认为,想要结束网红医生乱象,除了一方面要加强医生的医风医德建设,另一方面,相关短视频平台要加大审核力度,不然未来更会因为未尽审核义务需要承担连带责任。
中国青年报(ID:zqbcyol 整理:陈垠杉)
更多热点速报、权威资讯、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
广盛网配资-10大配资平台-最新配资官网-配资股票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